编者按:1月16日的《中国教育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以《山西大学:“两翼”齐飞开新局》为题,从聚焦前沿科技促成果转化、全方位服务转型发展蹚新路、深度协同育人结硕果等方面,对我校抢抓部省合建、率先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显著成效进行报道。全文如下:
山西大学:“两翼”齐飞开新局
2018年部省合建以来,山西大学依托教育部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双一流”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根据《教育部、山西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山西大学工作手册》,确立了以物理学、哲学学科群建设为核心的学校整体实力提升建设方针。
两年多来,得益于部省合建、率先发展和“1331工程”等利好政策叠加,学校瞄准科技创新和国家、区域需求,不断提升学科竞争力。物理、哲学学科群“两翼”齐飞,带动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聚焦前沿科技促成果转化
山西大学认真落实教育部提出的要求,物理学科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极端光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新建“先进纳米结构加工与多场耦合表征”和“量子精密测量”两个大型科研平台,瞄准量子光学、冷原子物理和量子器件等领域的国际前沿科学和技术问题,以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为牵引,从原理创新、技术突破出发,完成了系列成果应用转化。
近年来,山西大学物理学科与山西汉威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平台,联合组建了山西省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陈旭远教授所带团队,开展激光显示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有效解决了激光显示存在的激光散斑和高功率、低成本激光光源等关键问题。该团队研发的三芯片激光放映机问世不久便迅速占领了国内RGB纯激光影院产品市场70%以上的份额。近3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19年达1.3亿元。
如今,该校物理学科在高质量全固态单频激光器、激光显示、量子保密通讯、量子光源、激光在线检测以及光学信息采集等方面攻克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激光技术及量子技术研究基地。基于这些技术研制的全固态单频连续波绿光激光器、全固态单频连续波红外激光器、宽调谐全固态单频连续波钛宝石激光器等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已提供给国内外的许多单位使用,完全替代了国外的相关产品,打破了国外的禁运,近5年实现的产值高达5000多万元。
山西之长在于煤,作为国家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累计产煤192亿吨,占全国的1/4以上。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煤基产业绿色发展是山西大学落实部省合建高校要求的又一力举。
“温度、湿度以及煤种的不同都会造成测试结果飘移,影响减排效果。”前不久,位于阳泉市的山西阳光发电有限公司化验室现场,物理学科张雷教授一行5人,正对团队研制的煤质在线检测设备进行调试并制定校正方案。
多年来,该团队以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为目标,联合多家企业开展燃煤污染物排放控制关键技术攻关,在选配煤、煤燃烧、烟气排放等3个关键环节中的燃煤元素、煤质、煤粒度、煤灰、污染物排放的激光在线检测技术上取得突破。“根据我们提供的最新数据,电厂可以精确调节锅炉的脱硫剂配比等工况参数,以实现优化燃烧,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张雷告诉记者。
全方位服务转型发展蹚新路
山西大学哲学学科群涵盖中国史、考古学、旅游管理、中国语言文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等学科,为落实教育部“六个先起来”的工作要求,哲学学科群立足本省实际,确立了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服务乡村文明建设、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建设思路。
为适应文物大省旅游产业迅猛发展需要,加强学科与地方主导特色产业发展对接,2019年4月,山西大学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文物局、吕梁市人民政府、山西省文旅集团等单位签订了文旅产业开发合作战略协议。
同年6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部省合建高校中央专项经费使用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哲学学科群集中资金启动“哲学与现代性协同创新”和“三晋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创新”两大研究平台建设。
依托平台优势,学科群得以将哲学前沿领域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跨界合作创新,先后建立起“哲学云数据系统”“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山西县域现代化建设数据库”“山西古文献资源数据库”。
2020年7月,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山西大学依托哲学学科群开设“文化旅游”本科专业,在山西文旅产业人才培养与人才生态链建设方面又迈出坚实一步。
以学促产,以产彰学。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哲学学科群逐步打造出服务山西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立足科研、产业、人才三位一体的创新驱动模式。
物理学、哲学学科群“两翼”齐飞,带动全校学科建设全面发展。近3年,学校主动进行学位点动态调整,推动学科专业优化整合,撤销了17个博士硕士学位点,调整增列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新增了语言交际学、应用催化、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云岗学等8个交叉学科方向。
深度协同育人结硕果
“借力发力,引育并举”是山西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在教育部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先后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1+3+N”合作格局。除互派干部挂职、开展联合研究外,学校还与合作院校开展深度协同育人工作。
近两年,学校优势学科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47人,有20名学生在北大支持下出国研修。对口合建高校来学校开展帮扶、指导和交流的学者、管理干部约350人次。
2020年开始,对口合建高校针对山西大学重点学科设立师资博士专项招生计划,协助学科提升师资水平。通过博士生联合培养,为学校与对口院校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在引才的同时,十分注重育才。部省合建以来,物理学科聚焦量子科技,通过平台和团队建设,实现了“本土”人才培养的快速发展。
“没有学校全方位的帮助支持,很难想象我会有现在的成就。”教授贾晓军在山西大学先后获得理学学士、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留校从事量子光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其间,又由学校委派去法国攻读博士后。
2018年以来,贾晓军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光量子通信网络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
“得益于部省合建的双重红利,目前全校教师博士比例达60%以上。”该校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山西大学校长黄桂田表示,学校将牢牢把握部省合建、率先发展的历史机遇,统筹各方资源,进一步提高卓越人才培养质量,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奠定基础,为山西转型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