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北京师范大学薄志山教授和南开大学程方益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在博雅报告厅作学术报告。报告由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高利珍主持,相关学科师生现场聆听了报告。
薄志山围绕“有机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重点讲解了其课题组在开发低成本简单非稠环电子受体方面取得的工作进展,提出了基于分子内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低成本、高效率受体材料的设计策略,基于非稠环受体的单结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16%。在现有体系中经过进一步的分子设计和器件优化,效率达到了19.0%以上(认证效率达18.64%),能够与目前的稠环受体材料相媲美,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程方益围绕“金属二次电池材料、电解液与界面”作报告。锂离子电池支撑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然而现有商品化电池体系电化学性能受阻。基于剥离/沉积反应机制的金属锂、锌电池引起了广泛兴趣,程方益从电解质盐/溶剂筛选、配位方式调控、多阴离子竞争配位、引入小分子添加剂等方面重点讨论了锂金属电池、锌金属电池的电解液设计和界面调控策略,表示电解液组成和界面调控、界面优化是金属二次电池性能的重要课题。
两位教授精彩的学术报告给与会师生很大启发。报告结束后,两位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讨论,详细解答了每位师生的问题,现场学术氛围浓烈。
责编 | 宋晓美
二审 | 杨朋举
三审 | 钱宇华